朱熹说过的名言名句_朱熹所说的名言
1.朱熹的名言佳句
2.朱熹的名人名言有哪些
3.励志名言朱熹
4.朱熹名言
5.朱熹的名人名言
6.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
7.朱熹哲理名言
1、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,耸起精神,竖起筋骨,不要困,如有刀剑在后一般.就一段中须要透,击其首则尾应,击其尾则首应,方始是.不可按册子便在,掩了册子便忘.
2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.心不在此,则眼看不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久也不能久也.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,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
3、读书之法无他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.
4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渐进,熟读而精思.
5、举一而反三,闻一而知十,及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.
6、为学读书,须是耐心,细意去理会,切不可粗心.为数重物,包裹在里面,无缘得见.必是今日去一重,又见得一重.明日又去一重,又见得一重.去尽皮,方见肉.去尽肉,方见骨.去尽骨,方见髓.
7、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,有疑者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.
8、读而未晓则思,思而未晓则读.
9、凡读书,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只是要多读数遍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.
10、读书譬如饮食,从容咀嚼,其味必长;大嚼大咽,终不知味也.
11、读书之法,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,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.
12、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,却当兼看已读者.
13、未得于前,则不敢求其后;未通乎此,则不敢志乎彼.
14、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.
15、大抵为学,虽有聪明之资,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.既是迟钝之资,却做聪明底样功夫,如何得?
朱熹的名言佳句
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,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朱熹
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;惟有志不立,直是无著力处。
朱熹
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,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。
朱熹
信犹五行之土,无定位,无成名,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。
朱熹
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
朱熹
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朱熹
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
朱熹
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朱熹
谦固美名,过谦者,宜防其诈。
朱熹
习于智长,优与心成。
朱熹
立志不坚,终不济事。
朱熹
不患妨功,惟恐夺志。
朱熹
人之操履无若诚实。
朱熹
朋友,以义合者。
朱熹
守正直而佩仁义。
朱熹
仁之发处自是爱。
朱熹
让者,礼之实也。
朱熹
心平则气自和。
朱熹
百学须先立志。
朱熹
朱熹的名人名言有哪些
朱熹的名言佳句
1、礼即理也。
2、活到老,学到老
3、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,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。
4、大凡敦厚忠信,能攻吾过者,益友也;其诌媚轻薄,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
5、朋友,以义合者。
6、少年易学老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
7、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
8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
9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
10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11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12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
13、百学须先立志。
14、胸怀坦荡,正大光明。
15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
励志名言朱熹
1.天下事,坏于懒于私——宋?朱熹
2.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——宋?朱熹
3.君子浩然之气,不胜其大,小人自——宋?朱熹
4.仁者,以天下为已责也——宋?朱熹
5.圣人之所以为圣也,只是好学下问——宋?朱熹
朱熹名言
1、心,生道也。有是心,斯具是形以生。恻隐之心,人之生道也。
2、故君子之治人也,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
3、以责人之心责己,恕己之心恕人,不患不到圣贤地位。
4、涵养、致和、力行三者,便是以涵养为首,致和次之,力行又次之。
5、有所不为,为无不果。有所不学,学无不成。
6、慎勿谈人之过,切勿矜己之长。
7、自古圣人二致,但其施教,则必因其材而笃信。
8、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。惟有志不立,直是无着力处。
9、言常苦于有余,行常苦于不足。
10、圣人之所以为圣也,只是好学下问。
11、忧在内者本也,忧在外者开也。
12、自敬,则人敬之;自慢,则人慢之。
13、为学读书,须是耐烦。
14、邻,犹亲也。德不孤立,必以类应,故有德者,必有其类从之,如居之有邻也。
15、大凡敦厚忠信,能攻吾过者,益友也;其诌媚轻薄,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
16、读书之法无它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。
17、涵养、致知、力行三者,便是以涵养为首,致知次之,力行又次之。
18、在天为命,在义为理,在人为性,主于身为心,其实一也。
19、诚能体而存之,则众善之源,百行之本。
20、少年易学老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
21、心平则气自和。
22、世路无如人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。
23、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24、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
25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26、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
27、责己厚,故身益修;责人薄,故人易从。
28、内无妄思,外无妄动。
29、不能感人,皆诚之不至。
30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31、谦固美名,过谦者,宜防其诈。
32、仁者,以天下为已责也。
33、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;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
34、立志不坚,终不济事。
35、一啜夜窗寒,跏趺谢衾枕。
36、朋友,以义合者。
37、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38、读书譬如饮食,从容咀嚼,其味必长;大嚼大咀,终不知味也。
39、师严道尊,教乃可施。
40、无一事而不学,无一时而不学,无一处而不学,成功之路也。
41、虚心顺理,学者当守此四字。
42、自古圣贤,皆以心地为本。
43、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
44、人之进学在于思,思则能知是与非。
45、百学须先立志。
46、知之必好之,好之必求之,求之必得之。
47、须知三绝韦编者,不是寻行数墨人。
48、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,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。
49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50、心大则百物皆通,心小则百物皆病。
51、大学之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基本只是正心、诚意而已。
52、事师长贵乎礼也,交朋友贵乎信也。
53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
54、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,如沐浴其身以去垢。
55、为学之道,莫先于穷理;穷理之要,必先于读书。
56、人之操履无若诚实。
57、嘉赏未尝喜,抑挫未尝惧。
58、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之。
59、读而不晓就思,思而不晓就读。
60、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
61、不以小恶掩大善,不以众短弃一长。
62、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。
63、为学,正如撑上水船,一篙不可放缓。
64、学者须先立志。今日所以悠悠者,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,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,此只是志不立。
65、大抵观书须先熟读,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;继以精思,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,然后可以有得也。
66、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。
67、当务之急,不求难知;力行所知,不惮所难为。
68、思诚为修身之本,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。
69、读而未晓则思,思而未晓则读。
70、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;惟有志不立,直是无着力处。
朱熹的名人名言
朱熹名言如下:
1、人之进学在于思,思则育钧知是与非。
2、欺人亦是自欺,此又是自欺之甚者。
3、君子小人趣向不同,公私之间而已。
4、读书之乐何处寻,数点梅花天地心。
5、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6、不以小恶掩大善,不以众短弃一长。
7、为学,正如撑上水船,一篙不可放缓。
8、—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
9、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,何谓无知?
10、凡事廉恭,不得盛气凌人,自取其辱。
11、立志不坚,终不济事。
12、不能感人,皆诚之不至。
13、百学须先立志。
14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15、书册埋首何日了,不如抛却去寻春。
朱熹的简介:
朱熹(1130年10月18日-1200年4月23日),字元晦,又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。祖籍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省尤溪县)。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。
朱熹著述甚多,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《太极图说解》《通书解说》《周易读本》《楚辞集注》,后人辑有《朱子大全》《朱子集语象》等。其中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。
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
朱熹的名人名言
1、一心可以兴邦,一心可以丧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——朱熹
2、举一而反三,闻一而知十,及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——朱熹
3、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——朱熹
4、仁之发处自是爱。——朱熹
5、自古圣人二致,但其施教,则必因其材而笃信——朱熹
6、读书之法,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,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。——朱熹
7、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——朱熹
8、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,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,自然意味详密。——朱熹
9、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——朱熹
10、凡名利之地,退一步便安稳,只管向前便危险。——朱熹
11、君子小人趣向不同,公私之间而已——朱熹
12、志者诗之本也——朱熹
13、信犹五行之土,无定位,无成名,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。——朱熹
14、忧在内者本也,忧在外者开也——朱熹
15、大抵为学,虽有聪明之资,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。既是迟钝之资,却做聪明底样功夫,如何得?——朱熹
16、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。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。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留连。器具质而洁,瓦缶胜金玉。饮食约而精,园蔬胜珍馐。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。——朱熹
17、让者,礼之实也。——朱熹
18、朋友,以义合者。——朱熹
19、师严道尊,教乃可施——朱熹
20、狂热存在于你忘却的目标时的加倍——朱熹
21、不学便老而衰。——朱熹
22、圣人之所以为圣也,只是好学下问——朱熹
23、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——朱熹
24、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,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。日月逝矣,岁不我延。——朱熹
25、世路无如人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——朱熹
26、大抵观书须先熟读,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;继以精思,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,然后可以有得也。——朱熹
27、立志不坚,终不济事。——朱熹
28、治国之道,在乎猛宽得中。——朱熹
29、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,而恤民之本,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——朱熹
30、君子浩然之气,不胜其大,小人自——朱熹
31、不能感人,皆诚之不至。——朱熹
32、读书须是遍布周满。某尝以为宁详毋略,宁不毋高,宁拙毋巧,宁近毋远。——朱熹
33、敬者何?不怠慢、不放荡之谓也。——朱熹
34、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易九》 底:同“的”。——朱熹
35、礼即理也。——朱熹
36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,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——朱熹
37、读书譬如饮食,从容咀嚼,其味必长;大嚼大咀,终不知味也。——朱熹
38、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——朱熹
39、为学读书,须是耐心,细意去理会,切不可粗心。为数重物,包裹在里面,无缘得见。必是今日去一重,又见得一重。明日又去一重,又见得一重。去尽皮,方见肉。去尽肉,方见骨。去尽骨,方见髓。——朱熹
40、人之操履无若诚实。宋·朱熹《宋名臣言行录》 操履:操守。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。——朱熹
41、保初节易,保晚节难。——朱熹
42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——朱熹
朱熹哲理名言
1、有所不为,为无不果。有所不学,学无不成朱熹
2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朱熹《劝学诗》
3、未得于前,则不敢求其后;未通乎此,则不敢志乎彼。
4、立志不坚,终不济事。朱熹
5、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?朱熹《春日》
6、自古圣贤,皆以心地为本。朱熹《朱子全书》
7、朋友,以义合者。
8、知之必好之,好之必求之,求之必得之。朱熹《近思录》
9、礼即理也。
10、大凡敦厚忠信,能攻吾过者,益友也;其诌媚轻薄,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朱熹
11、为学之道,莫先于穷理;穷理之要,必先于读书。朱熹
12、存天理,灭人欲朱熹
13、读书之法无它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。朱熹
14、天下事,坏于懒于私朱熹
15、圣人之所以为圣也,只是好学下问朱熹
16、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朱熹《观书有感》
17、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朱熹
18、为学之道,莫先于穷理;穷理之要,必先于读书。朱熹
19、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朱熹
20、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;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朱熹
21、谦固美名,过谦者,宜防其诈。朱熹
22、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。朱熹
23、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朱熹
24、当务之急,不求难知;力行所知,不惮所难为朱熹
25、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,耸起精神,竖起筋骨,不要困,如有刀剑在后一般。就一段中须要透;击其首则尾应,击其尾则首应,方始是。不可按册子便在,掩了册子便忘。朱熹
26、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,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。
27、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。
28、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朱熹
29、读而未晓则思,思而未晓则读。朱熹
30、世路无如人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
31、读而不晓就思,思而不晓就读。朱熹
32、思诚为修身之本,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。朱熹《四书集注》
33、书册埋首何日了,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
34、鸟畏,故鸣哀;人穷反本,故言善。朱熹《论语集注》
35、志者诗之本也朱熹
36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朱熹
37、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;惟有志不立,直是无著力处。朱熹
38、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朱熹
39、唯能不为,是以可以有为,无所不为者,安能有所为耶朱熹
40、凡读书,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而是要多读遍数,自然上口,永远不忘。朱熹
41、责己厚,故身益修;责人薄,故人易从。朱熹
42、人之操履无若诚实。朱熹《宋名臣言行录》
43、师严道尊,教乃可施朱熹
44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45、活到老,学到老。
46、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朱熹
47、读书,始读,未知有疑;其次,则渐渐有疑;中则节节是疑。过了这一番,疑渐渐释,以至融会贯通,都无所疑,方始是学朱熹
48、涵养、致知、力行三者,便是以涵养为首,致知次之,力行又次之。朱熹
49、须知三绝韦编者,不是寻行数墨人。朱熹《朱文公集》
50、礼即理也。朱熹
51、以责人之心责己,恕己之心恕人,不患不到圣贤地位。朱熹《范纯仁语》
52、不能感人,皆诚之不至。朱熹
53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朱熹
54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朱熹
55、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
56、慎勿谈人之过,切勿矜己之长。朱熹
57、在天为命,在义为理,在人为性,主于身为心,其实一也。朱熹《近思录》
58、为学,正如撑上水船,一篙不可放缓。朱熹
59、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朱熹《观书有感》
60、少年易学老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朱熹
61、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朱熹
62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63、自敬,则人敬之;自慢,则人慢之。朱熹
64、自古圣人二致,但其施教,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
65、十年浮海一身轻,归对梨涡却有情。世上无如人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。朱熹
66、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朱熹
67、嘉赏未尝喜,抑挫未尝惧。朱熹
68、朋友,以义合者。朱熹
69、守正直而佩仁义朱熹
70、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。惟有志不立,直是无着力处。朱熹
71、涵养、致和、力行三者,便是以涵养为首,致和次之,力行又次之。朱熹
72、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朱熹
73、"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,如沐浴其身以去垢。朱熹《四书集注》"
74、心平则气自和。朱熹
75、仁者,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
76、虚心顺理,学者当守此四字。朱熹
朱熹哲理名言如下:
1、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
2、读书譬如饮食,从容咀嚼,其味必长;大嚼大咀,终不知味也。
3、读书之法无它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。
4、胸怀坦荡,正大光明。
5、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朱熹介绍:
朱熹(1130年~1200年)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又号紫阳,世称晦庵先生、朱文公。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,生于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)。南宋时期理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。
朱熹幼年丧父,随母定居崇安(今武夷山),依父友刘子羽生活,受业于胡宪、刘勉之、刘子翚三先生。绍兴十八年(1148年),赐同进士出身,后历仕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。曾任江西南康、福建漳州知府、浙东巡抚。
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,为宋宁宗皇帝讲学,后因忧虑外戚专权之事重演,便利用讲学之便多次攻击身为外戚的韩侂胄。但韩侂胄被宁宗拥立,便将朱熹褫职出朝。
庆元二年(1196),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以伪学欺人,攻讦其为“伪学魁首”,列有六大罪。朱熹以伪学罪被落职罢祠,归建阳讲学著述。庆元六年(1200年),朱熹逝于家中,谥号为文。
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,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;是“二程”三传弟子李侗学生。朱熹的哲学体系以“二程”的理本论为基础,吸取周敦颐太极说、张载的气本论及佛、道教思想而形成。与“二程”学说合称为“程朱理学”。
其思想对元、明、清三朝影响很大,成为三朝官方哲学。其著述甚多,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《太极图说解》等。其中,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。朱熹还著有一千二百五十多首诗作,有着不容忽视的造诣和成就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